近日,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青年教师孔浩在《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andTutorials》上发表题为“A Survey of mmWave Radar-Based Sensing in Autonomous Vehicles, Smart Homes and Industry”的长文综述。《IEEE Communications Surveys and Tutorials》是计算机和通信领域的顶级综述性期刊,2024年最新影响因子为34.4,是IEEE旗下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之一,也是电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期刊之一。该期刊长期致力于发表对计算机和通信领域前沿技术具有深远影响的综述文章,被学术界和工业界广泛认可为获取领域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的重要参考来源。该文由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计算机学院孔浩博士、复旦大学黄橙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俞嘉地副教授,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完成。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为第一单位。
在AI for Science(AI4S)的范式革新推动下,无线感知技术正经历着从传统信号处理向智能感知范式的深刻转变。作为5G/6G通信的核心频谱资源,毫米波(mmWave)凭借其高频段、大带宽、短波长和小尺寸阵列等特性,不仅支撑着新一代通信网络的发展,更在智能感知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该论文从人工智能赋能的视角,系统阐述了毫米波技术在感知智能演进中的关键作用。研究团队深入分析了毫米波雷达技术与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方法的深度融合,揭示了其在目标检测、自运动估计、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等复杂场景下的智能化突破。论文重点探讨了毫米波感知在人体活动识别、姿态估计、手势识别等生物特征感知领域的创新应用,以及其在生命体征监测、身份认证等医疗和安全领域的突破性进展。论文详细阐述了毫米波感知技术在工业成像、精密测量和环境监测等方面的智能化路径。面向大模型时代,论文前瞻性地探讨了多模态感知融合、边缘智能计算等前沿方向,为毫米波感知技术的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该综述不仅系统总结了毫米波感知技术的发展现状,更为AI4S范式下的智能感知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具有深远的学术价值和应用意义。

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上海市科委的资助。
孔浩,365英国上市官网在线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讲师,202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系,2022-2023年在加拿大滑铁卢大学联合培养。研究方向包括物联网、AI4S、具身智能等,近年来在IEEE TMC, IEEE/ACM TON, ACM MobiSys, ACM MobiHoc, IEEE INFOCOM,IEEE ICDCS等计算机领域顶级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多篇论文,出版英文专著一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白玉兰人才计划浦江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获授权专利多项,担任多个国际期刊和会议的审稿人,获ACM SIGAPP CHINA优博奖。
论文链接:https://ieeexplore.ieee.org/abstract/document/10554983/